再读《苦难辉煌》有感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细读了《苦难辉煌》一书,深刻领会什么叫共产党的韧性?这种韧性又从何而来?从根本上是源于共产党人的韧性。今天再次品读该书,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坚定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生存和发展?该书给出了答案,是无数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国情,凭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理想,在血雨腥风的残酷环境中,百折不挠,接续战斗,使红色政权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发展壮大。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中,李大钊、罗亦农、赵世炎等同志牺牲,共产党人横尸遍野、血流成河,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再次面临这样的局面,方志敏、刘畴西、瞿秋白等同志牺牲。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刘伯坚的《带镣行》,都是他们在铁窗中对中国命运的思索。是文学,也是历史,更是一腔热血,更是对中国革命的思考和坚信。大渡河“十七勇士”、“安顺场十七勇士”、“泸定桥二十二勇士”,无数先烈在坚定信仰引领下前赴后继,继续一个又一个的惨烈战斗,这是历经磨难的信仰,坚定了共产党人必胜的力量源泉。
实事求是是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苦难辉煌》一书,时刻呈现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而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支部建在连上、群众路线……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探索来的。书中写道:“毛泽东后来常常说,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他有深刻的体会。井冈山‘八月失败’前,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举手通过返回湖南,损失了二十九团。红四军‘七大’上,也是少数服从多数,举手表决选掉了毛泽东的前委书记。遵义会议以后,又是举手表决,刚刚担任的前敌总指挥职务又被撤销。”以及土城战疫和鲁班场战斗的失败,中国革命领导人毛泽东越来越踩实中国这片土地,越来越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法宝。毛泽东对红军将领的意见极其重视,哪怕意不合自己的主观设想,只要符合客观实际,也坚决采纳实行。四渡赤水中采纳了彭德怀、杨尚昆的重要建议,失去回黔北可能又无法在滇东开展局面的情况下,采纳了林彪、聂荣臻的建议。对面极其艰难困苦,毛泽东迅速修正主观设想使之符合客观实际,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及领导人真正伟大之处,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
艰苦奋斗是克服万难的精神支撑。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中国精神,都是共产党人用生命和热血铸成的,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精髓。中央红军每日不是渡河,就是爬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几个月无定向转移,时东时西,时南时北,极其艰苦,保持特别待遇的李德走着走着都睡着了,不敢想象普通红军战士该是多么多么艰苦。飞夺泸定桥,《星火燎原》用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言语描述左纵队行军速度:昼夜兼程二百四。中国工农红军,在没吃饭的情况下,冒着倾盆大雨,杵拐杖、嚼生米、喝凉水,在泥泞的羊肠小道中连滚带爬中坚毅前行,用两只脚板把不可能成为可能。谭家桥战斗牺牲的红军十九师师长寻淮洲,与战士没有任何区别,天寒地冻的严冬,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上身是单衣,脚上还是不一样的草鞋。这些感人的故事,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用流血牺牲铸成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克服万难、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
维护中央权威是行动一致的先决条件。无法回避的会理裂痕,书中这样写道:“写红军长征,人人多写遵义会议,人人少写会理会议。前者是一鸿宽阔的江面,任何笔端纵横驰骋,怎么升华也不为过;后者却是一段激流险滩,一词一句皆需反复斟酌,稍不留神便会立即翻船。于是就倾向于采取一种最统一节省的解释——会理会议起因于林彪一封信。这封信纯属于林彪个人情绪和个人行为。”过了金沙江,带有情绪的林彪写信给中革军委让彭德怀出来指挥部队。毛泽东感到部队不满情绪相当严重,提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会理会议,会上话语很重的批评了彭德怀,作为会议主持者张闻天感到委屈,但彭、张在会上会下不但没有争辩,彭还在发言中批评了林彪,更批评了自己。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持了大敌当前的高度统一,保证了中央各项决策指示的落实。
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建党精神,站在先烈历经苦难赢得的伟大历史成就上,迎接一个接着一个的辉煌,喜迎党的二十大,意气风发的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供稿人 余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