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地址: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云谷路与西藏路交叉口西南华冶金谷广场A座11层
电话:0551-65846720
E-mail:hdyjxny@163.com

以青春之歌赞颂祖国华诞

——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领悟“我与国”之道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由29名受访者的口述汇集而成的采访实录,采访对象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主席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主席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才经历。品读这些真实可信的历史故事,是一次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是一次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让我们跟随习主席的足迹探索青春无悔、为国奉献的精神密码。

一个15岁的城市少年,同村民“一块吃、一块住、一块苦、一块干”,闯过“跳骚关”、“饮食关”、“思想关”、“劳动关”,一步步成为梁家河的“好后生”。原因何在?与习主席同窑洞住过的知青雷平生的话能为我们揭示谜底答案。“近平有很强的使命感,他在七年的知青生活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为群众办实事。”正因如此,“黑帮子弟”的政治污蔑和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实困境没有让青年习近平放弃最初的理想;正因如此,青年习近平先后8次写入团申请书,先后10次写入党申请书,不屈不挠,饱经波折方才入团入党;正因如此,当身边的知青一个个或招工、或征兵、或被推荐上大学相继离开梁家河,甚至只剩下他一个知青时,习主席还能淡定从容、奋发作为。理想信念是定海神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主席早已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他的理想就是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他的信念就是立志改变梁家河的旧面貌,他没有想自己的仕途升迁,他没有想自己的未来发展,他就一心想着让梁家河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正因此,习主席才能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把自己化作黄土地的一部分,扎根黄土地,把青春燃烧在广袤的黄土地上。这就启示我们广大青年,非志无以成才,只有在青年时期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我们才能战胜各种挑战、经受各种考验、抵御各种诱惑。惟初心不改,方脚步不停。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建国以来,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了一批批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青春的英雄人物,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英雄人物层出不穷。正是他们,敢于直面挑战,勇于摔打自己,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在实践锻炼中激发潜能、积累经验,磨砺意志,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从长江洪水到南方雪灾,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英雄的人民群众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灾后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大地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

7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如今的祖国,已成为苦难铸就的钢铁,坚毅刚强使她所向披靡;如今的祖国,是涅盘的凤凰,展翅翱翔便得浴火重生。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祖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祖国壮丽而永生,正是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燃尽自己的生命。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有了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也能适应,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人民群众的一员,我们应立志与祖国同成长、与人民共奋斗,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重任,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国梦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实现强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

                                                                    新能源  余银中